日產全球瘦身計畫啟動,Nissan首家海外工廠確定關閉 | 地球黃金線


日本汽車品牌Nissan近日正式宣布,位於墨西哥Cuernavaca的CIVAC工廠將於2026年3月之前全面停產,並將現有車款的生產作業整併至同樣位於墨西哥的Aguascalientes工廠,這項決策不僅象徵著Nissan全球產能調整行動的一環,也為該品牌首座海外工廠劃下近60年的句點。

CIVAC工廠自1966年啟用以來,一直是Nissan在國際佈局的重要據點,起初生產的是Datsun Bluebird,1975年擴增第二條產線製造皮卡,1978年更增設引擎組裝廠房。這座佔地達40萬平方公尺的廠區,至今已累積生產超過650萬輛汽車,堪稱Nissan全球製造版圖的歷史性地標。

CIVAC廠目前生產的車款包括NP300與Frontier皮卡,以及N17和N18版本的Versa轎車,其中部分為美國與南美市場專屬車型。然而,近年由於設備老舊與產能利用率偏低,2023年該廠僅生產約8萬輛車,僅達產能上限的三分之一;2024年則預估進一步減至5.7萬輛。

根據Nissan執行副總裁Ivan Espinosa聲明,這項困難但必要的決定是「為了讓公司變得更有效率、更具競爭力,也更永續」。他也強調:「我們深深感謝CIVAC工廠同仁多年來的付出與貢獻,並重申對員工、顧客以及墨西哥市場的長期承諾。」

Cuernavaca的CIVAC工廠自1966年啟用,最早生產經典的Datsun Bluebird。(圖片來源/ Nissan)

未來NP300、Frontier與Versa等車型將轉移至設備較為先進、營運成本更低的阿瓜斯卡連特斯工廠生產,該地區的兩座Nissan工廠目前產能利用率達79%,具備整合CIVAC產線的條件。此外,Nissan也將逐步停產不符合美國市場獲利的Sentra與Kicks車型,進一步騰出更多產線空間因應轉移作業。

CIVAC工廠的關閉,是Nissan於2020年啟動「Re:Nissan」全球重整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目標是將全球年產能從350萬輛縮減至250萬輛(不含中國),並將車輛工廠數量從17座減至10座,藉此實現剩餘工廠達100%產能利用率。

截至目前,Nissan已確認關閉包含CIVAC在內的七座工廠,其中包括日本神奈川縣的追濱與湘南兩座廠區、阿根廷Córdoba工廠,以及泰國與印度的特定據點,印度廠將出售給聯盟夥伴Renault;南非工廠則仍在評估中。

此外,位於阿瓜斯卡連特斯、與Mercedes-Benz合資設立的COMPAS工廠也預計於2026年結束運作,該廠目前生產的Infiniti QX50與QX55將於2025年底停產,Mercedes-Benz GLB則將於2026年第一季終止生產,外界普遍預期這將導致COMPAS合資關係解散。

Nissan曾於2016年於CIVAC工廠慶祝日產在墨生產50週年。(圖片來源/ Nissan)

儘管CIVAC工廠面臨關閉命運,但其現有產線與成熟勞動力仍具市場吸引力。根據外媒報導,中國車廠如BYD比亞迪與SAIC上汽集團等,已對CIVAC廠表達高度興趣,視其為進軍北美市場的潛在據點。

產業分析師Sam Fiorani指出,相較於從零打造的新廠,購入現有工廠僅需數億美元投資,對成長快速的中國品牌而言是更經濟實惠的選項。過去也曾傳出Honda有意與Nissan合作,使用CIVAC廠生產與Frontier相似的皮卡以供應美國市場,不過美國川普政府實施的25%關稅政策,使此合作未能成形。

雖然Nissan尚未公布此次關廠會影響多少員工,但根據NHK報導,整體重整計畫可能涉及多達2萬名員工的人力調整,較2024年11月宣布的9千人裁員規模翻倍,Nissan目前已將3,000名研發人員轉為成本控管部門,並已提出逾4,000項節流提案,其中約1,600項接近實施階段,為維持企業資金流,Nissan甚至考慮出售位於日本橫濱的總部大樓,再以租賃方式繼續使用。

CIVAC工廠近60年的輝煌歷史,見證了Nissan從日本走向全球的擴張歷程,儘管結束營運是不得不的選擇,但這也象徵著Nissan在面對市場變動與財務挑戰下,正逐步向精簡、高效與永續邁進。未來,隨著產能整合與戰略重心轉移,Nissan的全球製造版圖將迎來全新局面。

延伸閱讀: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他7個月內成功減重27公斤!醫院減重團隊為患者打造健康減重新模式 | 華人健康網 – 專業即時優質的健康新聞及資訊分享平台業即時優質的健康新聞及資訊分享平台

主人亂餵飼料「胖成阿嬤養的」 74克倉鼠收容所努力瘦身找新家 | ETtoday寵物雲 | ETtoday新聞雲

林氏璧發願瘦15公斤!醫師驚揭迷思:運動對減重貢獻其實很小 – 食譜自由配 – 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