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薛曉晶指出,家中若有想要提升專注力的孩子、預防失智的長輩,或希望控制體脂的媽媽,每天半杯藍莓效果佳;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小小1顆藍莓,不只是甜點裡的點綴,而是大腦與血管保健的重要食物。營養師薛曉晶於臉書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分享,藍莓能改善記憶力、穩定血壓、管理體重,家中若有想要提升專注力的孩子、預防失智的長輩,或希望控制體脂的媽媽,每天半杯效果佳。
薛曉晶表示,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藍莓所富含的花青素能穿越血腦屏障、調節發炎反應,進而改善記憶力、穩定血壓、強化心血管功能,不只是補腦,還能顧到代謝與體重,真正做到「一果多效」,CP值超高。
補腦又降壓
2020年刊登在《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指出,連續12週攝取藍莓,可提升長者認知表現與動脈彈性,可能透過提升血流改善大腦功能;2025年刊登《Nutrients》的動物實驗也發現,藍莓補充能降低發炎指數如TNF-α、強化抗氧酶活性,改善行動與記憶功能。
薛曉晶說,這2項研究分別從人體與動物模型出發,皆證實藍莓可透過提升血管彈性、降低神經發炎與氧化壓力,進一步支持大腦健康與延緩認知退化。建議每日攝取50-75克(約1/2-1杯),連續攝取效果最佳。
不只抗老、控糖 還能調節體重
薛曉晶指出,藍莓除了補腦,還因為有維生素C,能提升免疫力;有維生素K,能強化骨骼;富含膳食纖維,能幫助維護腸道健康與控糖,是預防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的好選擇。
根據2025年刊登在《J Nutr》的報告顯示,藍莓富含的類黃酮與酚酸,不僅具有高度抗氧化力,還能在多重層面對抗慢性病風險。這些成分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與壞膽固醇(LDL),同時穩定血壓、改善胰島素敏感度,是對抗代謝綜合症(MetS)與糖尿病的重要輔助因子。
另外,2021年刊登於《Nutr Res》的整合性研究也指出,無論是使用藍莓果實、汁液還是萃取物,只要持續補充藍莓,都能顯著降低舒張壓與血脂指標,雖然對體重與血糖的影響不一,但在改善心血管與代謝健康方面具備穩定功效。
此外,2025年刊登在《Mol Nutr Food Res》的細胞實驗提供了分子層級的進一步佐證。研究團隊使用野生藍莓的多酚代謝物(如異阿魏酸、香草酸與丁香酸)處理脂肪細胞,發現可有效抑制脂肪酸合酶(FASN)表現,並顯著提升抗氧化酵素HO-1的活性。這些作用共同指向藍莓在抗脂肪堆積與抑制發炎反應上的潛力,為其抗肥胖效益提供了科學基礎。
薛曉晶表示,上述研究從細胞代謝層面補足實證,說明藍莓不只對血脂與血糖有益,還能深入干預脂肪生成與氧化壓力,對體重控制與慢性病管理更具價值。
1日三餐搭配
●早上:燕麥+藍莓+堅果,1碗及能活力滿分。
●下午:藍莓+腰果,比甜點更提神、不爆糖。
●晚上:冷凍藍莓+氣泡水,睡前水果茶,有助於抗氧化。
營養師薛曉晶建議,想要整天活力滿滿,早餐可以吃燕麥+藍莓+堅果;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薛曉晶表示,若想要讓藍莓發揮最大健康價值,可選台灣本地當季所產(4-6月)為佳,再搭配脂肪類食物,如堅果、優格,吸收更好,最好避免與高糖甜點如藍莓起司蛋糕一起吃;而糖尿病患者則建議將份量控制在1份內,並計入總醣量。最後,將其冷凍保存,方能留住較多營養。
她強調,家中若有需要提升專注力的孩子、想預防失智的長輩,或希望控制體脂的媽媽,每天建議半杯藍莓,是健康飲食中最簡單又實用的投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